近年来,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聚焦重点产业发展布局,抓牢“产才融合”这条主线,依托“校地企”共建合作机制,大力推广“科技小院”模式,坚持“外引”与“内联”相结合,着力提升引才聚智、助农服务、融合辐射、党建引领能力,以人才驱动助力产业发展,走出一条“人才助农、产才融合”的新路子。
聚“人才”,筑巢引凤破“农业”难题
通过“科技小院”模式,大武口区搭建起了农民与农技专家人才交流、学农联合创新、不同服务主体协作平台,在服务优势特色产业、培育新型农牧民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,有效促进作物高产、资源高效和农民增收。目前,大武口区建成葡萄、菌菇、藜麦“科技小院”3个,“产才”融合助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实际效应日趋显现。
大武口藜麦科技小院成立于2023年8月,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王凤新教授团队入驻,入驻专家5人,研究生8人。自小院成立以来,开展重度盐碱地藜麦种植等课题研究3项,申请发明专利1项,有效解决退砂地的土壤盐碱度高、板结严重等问题,累计培训技术人员近50人次,培育农村实用人才400人次。
强“堡垒”,强强联合办“为民”实事
走进星海镇隆惠香菇种植基地,一栋栋温室大棚紧密相连,种植大棚内一排排菌棒整齐地摆放,菌棒上一朵朵圆润饱满的香菇探出“小脑袋”,长势喜人。务工村民正忙着采摘香菇,经过分拣、包装等环节后,这些香菇将销往全国各地。
隆惠村依托菌菇科技小院,积极发挥赵金霞、鄂海霞等农技专家人才作用,建立了与宁夏农科院、上海农科院等大院大所合作机制,柔性引进专家人才30余人,破解菌菇生产难题,实现了大棚内同步配备自动监控、喷淋等数字化农业设施设备,温度、湿度、光照等可适时调节,香菇的质量和产量得到极大提升。
“今年以来,我们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积极推广科技小院模式,在隆惠村、祥河村、星光村等主产区建立香菇产业联合党委,搭建“党支部+科技小院+企业+农户”的助农服务机制,与福建古田县达成菌菇产业对口合作协议,盘活资金、土地、人力等资源,今年全镇可种植大棚达到180栋,种植菌棒94万棒,年产鲜菇315吨,产值超过180万元,探索实践出了一条乡村产业振兴的致富路。”隆惠村党支部朱兵兵书记高兴地说。
优“生态”,久久为功焕“乡村”新颜
大武口区葡萄科技小院坐落在美丽的贺兰山东麓,由宁夏大学单守明教授组建7人团队开展酿酒葡萄科研项目,他们深入田间地头,调查研究,把课堂实验室搬到葡萄地里,零距离为企业解决酿酒葡萄生产实践中的难题。通过科技小院科研项目的实施既构建了以企业技术传播、产业示范为带动的区域现代葡萄生态产业体系,也为当地培育了一支现代葡萄产业技术创新人才团队。
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中,科技小院模式真正让科技、教学走进了田间地头,提供了一条科学家与农民、企业,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新路径。下一步,大武口科技小院将充分发挥“建设一个小院、入驻一个团队、辐射一个产业、示范农村一大片”的效应作用,实现“人才+创业+项目+产业”等深度融合,为乡村振兴注入“源头活水”,实现科技赋能。(靳杨)